8月10日,福州科技馆联合福州动物园(福州科技馆动物园分馆)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觅夏:赏虫》的科普研学活动。活动在动物园户外区域开展,自然导师带领孩子们实地探寻、细致观察昆虫世界,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自然知识,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本次活动以户外实践为核心,自然导师首先为孩子们系统讲解了野外观察的基本注意事项与科学观察技巧,强调在亲近自然过程中需保持敬畏之心,做到“观察不干扰、记录不破坏”。随后,孩子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昆虫探秘之旅。
活动中,孩子们首先发现了巧妙隐藏在蜘蛛网上的艾蛛,其伪装成猎物的形态让大家惊叹于自然界的生存智慧。沿途还观察到了忙碌的猛蚁、趴在树干休息的松寒蝉,以及螳螂留下的卵壳,导师结合实物细致讲解了各类昆虫的生长习性与生态角色。
在一棵树干上,孩子们目睹了长纺蛛捕获小蟑螂并进食的全过程。导师借此机会讲解了蜘蛛的捕食机制、毒液作用原理,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控制害虫数量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直观理解了“自然食物链”的真实含义。
活动高潮环节,自然导师现场捕获一只土蜂,通过实物对比为孩子们详细区分了土蜂与蜜蜂的区别:土蜂体型更粗壮,尾部毒针可多次使用,而蜜蜂蜇刺后会因内脏被带出导致死亡。同时,导师还传授了实用的野外防护知识,特别讲解了被蜜蜂蜇伤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强调可用肥皂水清洗伤口以中和蜂毒酸性物质。
此外,孩子们还偶遇了爱吃树皮、昆虫和鸟蛋的赤腹松鼠,以及翅膀展开时呈现“人脸”斑纹的广翅腊蝉,这些生动的发现让孩子们对福州本地野生动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次科普研学活动通过“观察+讲解+互动”的模式,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近距离接触昆虫世界,不仅学习了专业的生物学知识,更培养了细致的观察力与环保意识。福州科技馆未来将继续联合动物园分馆开展此类活动,为公众搭建亲近自然、学习科学的平台。